Search


話說做生意、特別是從什麼都沒有開始慢慢build起來的生意,出包總是難免的。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話說做生意、特別是從什麼都沒有開始慢慢build起來的生意,出包總是難免的。

總是會有一開始沒考慮到的細節,會有一開始沒預料到的變數,以及莫非定律三不五時的襲擊...

每當團隊有給我這種(我不太喜歡的)“驚喜”時,我有個處理的套路是這樣:

STEP1- 所以發生什麼事?造成什麼影響或甚至損失?

我會要他們不要保留、不要粉飾太平、當然也不要加油添醋把事情嚴重化,告訴我exactly發生什麼事。

這個階段我沒有要聽“為什麼”發生這狀況,也沒要檢討責任在誰身上要怎麼處分之類的

STEP2- 所以現在你們打算怎麼處理?

我會要他們提出他們認為的最佳解決方案,並且說明背後的思路。

在這邊,就算我腦袋裡早有最佳解,我也會抑制馬上丟出解決方案要他們照著做的衝動。

不直接說我的solution是因為這樣的話團隊永遠不會“長大”...

要他們說明思路則是因為“學會如何正確思考”(而非背答案”才是“長大”的重點。

再來,則是自己產出的solution才會覺得是“自己的”,什麼當責啊~~ownership啊才不會只是口號。

對solution有共識之後,就是分派工作去執行

STEP3- 如果有機會重來一次會怎麼做?

到這裡,我才會開始釐清問題是出在哪裡,是哪段流程、哪個工具還是哪個人

然後就會問我的黃金問句

“如果有機會重來一次,你會怎麼做?”

然後討論我們要怎麼調整,才能確保下次碰到類似狀況時可以處理得更好。

如果你一路都這樣幹,會怎麼樣呢?

記得有一天,我 BioFit 智慧健身 的兩位總監傳訊息給我...

"老師可以給我們幾分鐘嗎?我們搞砸了一件事,要跟你報告一下”

“靠,這次出什麼包😵” (我說了我不喜歡surprise)

到我辦公室後

"事情是這樣這樣,影響是那樣那樣”

“嗯...然後?”

“然後我們再來打算這樣那樣處理”

“嗯...然後?”

“然後未來我們會加入這個那個機制,確保類似的事情不會再發生”

聽一聽之後,也沒什麼好feedback或調整的,就只提醒一下要追蹤並且report調整進度&調整後的狀況,就散會了

“有*長大*了喔~💪” 他們離開後,我心想。

#後來看到他們對自己管理的同仁也走一樣的套路
#覺得教育融入管理雖然複雜且累但有那個價值
#而且一旦他們長大自己就越來越輕鬆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網路創業家、國際認證訓練師與暢銷書作者。 目前專注於以「雲端事業加速器」來協助個人創業者們建構網路行銷系統。
View all posts